致再也见不到的你
文/蒋耕野(注:衡阳新闻网网友)
最近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是阿黛尔的《someone like you》,网络上有个很美的翻译:另寻沧海。
我听着这首歌看完了前些日子网上炒的很火的一部小说《山月不知心底事》,突然就很想问问向我推荐这本书的一个朋友,是不是一段失败的初恋,真的会影响人一辈子?以至于自己后来的人生中,都会存着她(或“他”)的影子。
我曾经很喜欢一个女生,却记不清最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我突然喜欢上她,也许是她朗诵时的语调,也许是她奔跑时的背影,也有可能,是她转身时的一个回眸。时至今日,我甚至连她的五官都快想不起来,但惟独还记得那些犹豫不决的黄昏,那些辗转反侧的深夜,还有那些或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小情绪……
还记得与她最后见面的那天,是高三那年的中秋,晚霞铺满天际,我在公交站牌下看到她,她问我,“你怎么来了?”
我语调淡淡地告诉她:“胖子要请我吃饭。”
她亦淡淡地回了我一句,“哦。”
我急了,面上仍装出不以为意的样子问她:“你去哪?”
“回家。”
“上来,我送你。”
“你不等胖子了么?”
“等他做什么?他那么胖,我也载不动。”
她闻言,坐在我自行车的后座上,发出了“嗤嗤”的笑声。我昂起头,更加卖力地踩着自行车带着她一同飞奔。及至到了她家楼下,同她告别之后,我仍忍不住把车停在离她稍远的位置,回头,再无忌惮地望着她独立于人海中的背影。
我想我永远都忘不了这样的画面,在夕阳金色的余晖里,她如一阕忧伤的宋词般站在一家卖南北特酥薄月饼的店子前。
我不安地走近她,她转过身,有细微的光线散落在她的密密的睫毛上,轻声对我说:“差点忘了,今天是中秋节。”
我心中有些慌乱,小心翼翼地问她:“你怎么了?”
“没什么,只是在这团圆的日子里想到以后漫长的离别,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。”
“怎么可能会分开呢?”
她没有回答,加剧了我的不安。那天晚上,我很不够义气的放了胖子一次“鸽子”,没有去参加他的饭局,只是陪着她,就着一罐凉茶,吃下了一块又一块的南北特酥薄月饼。
不得不说,和油腻的广式月饼比起来,南北特的酥薄月饼更贴近她的气质。清新淡雅,让人心醉。
等到最后一块酥薄月饼吃完,她站起来,拍了拍手,手指上的芝麻就这样细细的落了下来。我抬起头,看着她的笑靥,一瞬间红了脸,好半天没有恢复过来。
第二天到学校,老师开始点名的时候我才知道,她父母离婚,她跟着母亲去了北方,从此,杳无音讯。
原来一瞬间姹紫嫣红开遍,也不过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
都说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哪有人没有遗憾,只是在渐渐长大的时光里,我们跌跌撞撞,摸爬打滚,才终于明白,曾经那么轻易就拥有的一切,是那么的美好。美好到连最初也是最后为之哭泣的场景,都泛着微微桃花色。
阿黛尔有首歌是这样唱道:Never mind, I'll find someone like you.
很美的一句歌词,翻译过来叫:毋须烦恼,终有弱水替沧海。
是啊,终有弱水替沧海。
好像最初的,最终只适合用来怀念。
你在记忆里,未乘时光去。
那么美好的感情,却只存在于过去。但,还是很感谢你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,即便是赠我一场空欢喜,我仍是感激。
幸好,“南北特酥薄月饼”还在。
幸好,你留给我的记忆还在。
作者:蒋耕野 “衡阳新闻网网友”
联系电话:155 7557 1731